close

龜山「鯨」艷

 RIMG1629.jpg

近年來,由於賞鯨豚和遊龜山島,帶動了頭城的觀光,最近幾次到頭城,路過烏石港漁獲直銷中心,看到周圍的馬路上停滿了遊覽車、汽車,這些遊客都是到一樓購買農漁特產或是到二樓吃海鮮。午餐時分,從外面停放的十幾部遊覽車,就可想見餐廳內人擠人的景象

不論出海賞鯨豚或是到龜山島,都是以烏石港為出發點,因此港邊的烏石港遊客中心就提供了這兩項主要景點的服務,一樓介紹賞鯨豚,二樓介紹龜山島。

賞鯨豚需要一些運氣,我的運氣似乎特別好,同時看到了「偽虎鯨」和「瓶鼻海豚」,成了名符其實的「賞鯨豚」。更幸運的是,一般遊客只能繞島、登島,很少有機會在龜山島過夜。而我很幸運的曾參加宜蘭縣文化局和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合辦的「文定龜山島」活動,和一些文友們各自帶著睡袋在龜山島遊客中心打地舖,聽著太平洋唱著搖籃曲,和海浪一起入夢。

 

賞鯨

炎炎的夏日,中午時分出海賞鯨豚,不會中暑嗎?報名賞鯨豚前,一再確認船上有冷氣而且「不會暈船」,我們還是各自吞了一顆暈船藥才放心的去遊玩。

2009年8月下旬某日,研究所的指導教授和師母到龜山賞鯨,託他們的福,我第一次去賞鯨,而且還是老師幫我買單,真不好意思。

出遊的前一天,我特地到烏石港遊客中心詢問,得知有三種套裝行程,一是「三合一」,即是賞鯨、繞島和登島。另二種則分別是賞鯨加繞島,以及登島加繞島。不同的套裝行程需要的時間不同,但都在三小時以上,所以最晚的船班是下午三點半。考量老師和師母從花蓮過來的時間,大概只能選擇中午時段出海。

出發前,先在烏石港遊客中心一樓大廳聽行程簡介。原本冷清的遊客中心,隨著時間接近中午,遊客一個一個冒出來,瞬間充滿了整個遊客中心,沒想到賞鯨豚這麼熱門,一艘遊艇大約可以載八十五位,那一天的遊客大約有七十多位吧!

中午十二點半,遊艇準時出海。上船後,發現船頭、船尾的座椅上和船艙裡都坐了八成的遊客,還有一些人站在甲板上遠眺大海。這些喜歡吹海風晒太陽都是一些陽光青年男女,只有少數怕晒黑的媽媽和我們坐在船艙裡。遊艇平穩的航行在大海中,師母說:「感覺好像汽車行駛在馬路上」。

同一艘船因為遊客選擇的行程不同,所以先送登龜山島的遊客去龜山島,再載賞鯨的遊客去海上追逐鯨豚芳蹤。賞完鯨豚回程接登島的遊客後再一起繞龜山島,欣賞「龜山八景」,然後一起回港。

登島的遊客下船後,我們就在茫茫大海中航行。中午的陽光熱情大放送,藍澄澄的天空映照著灰藍色的大海,海風徐徐吹拂,突然海面上一個黑影閃過,我以為是鯨豚現踨,正要發出驚叫聲,卻發現原來是一截漂流木。隨著遊艇在海上航行越遠離海岸線,漂流木一根、兩根、三五成群的出現,原來大海裡住的不只是魚蝦貝類,還有從山下來的木頭們。這也讓我聯想起海飄植物穗花棋盤腳,原來就是這樣在海上旅行後,到蘭陽平原落腳。

坐在舒適的船艙裡,偶而和老師、師母聊一下,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望著大海發呆。搭了好久好久的船,一直沒看到鯨豚的芳蹤,快要失去信心時,突然傳來解說員的廣播:「看到鯨魚了,是偽虎鯨。」往海面努力張望,在灰灰藍藍的海上看到一小片、一小片黑色的三角形,原來是鯨魚的「鰭」在泅泳。

老師和師母也隨著鯨魚和海豚的出現而擠到船頭的甲板上,穿著橘紅色救生衣的老師和師母,在艷陽下,老師手指著遠方的鯨魚,師母順著老師手指的方向看到一條一條的鯨魚,露出開心的笑容。這時,我正好舉起相機捕捉到這一瞬間賞鯨者的喜悅表情。

一隻、兩隻……有時表演雙「鯨」舞,有時表演三「鯨」跳,那是最美的畫面。後來又出現瓶鼻海豚,也是一樣,看到背鰭或是尾巴,最美的畫面依然是跳躍時在空中畫出的弧形。

解說員時不時會爆出限制級「一點鐘方向的那兩隻正在交配,一隻朝上,一隻朝下,看到沒?肚子白白的……」,聽得都覺得不好意思。解說員還意猶未盡的說:「現在正是交配期,所以常可以看到他們在海面上交配。」繁殖下一代是生物本能,只是這種私密的事,被拿來當作觀賞的對象,覺得有點冒犯。

茫茫大海,是怎樣找到鯨、豚的呢?原來是有一艘搜索船一直跟在鯨豚魚群的後面,所以遊艇只要去找這艘搜索船就可以看到鯨豚魚群。

意猶未盡的看著表演水上芭蕾的鯨豚,用力記住這感動的一刻,尤其是和親愛的老師、師母同行的珍貴回憶。

 

繞島

回程,載了登龜山島的遊客後,繞島一周,欣賞「龜山八景」。雖然這是我第二次欣賞龜山八景,但仍像第一次一樣的興奮、新鮮。

看著龜山島上淺白、褐黃、淡灰、漆黑四個層次分明的火山岩堆積層,仿如抹上一層層芝麻醬、花生醬,而這正是龜山島曾歷經四次火山爆發的地質證據。

海面上仿如牛奶浴池般不斷冒出來的白色泡沫,原來是「海底溫泉」的翻滾,難怪空氣中散發著琉磺淡淡的刺鼻味。這讓我想起有一次到北關農場的「螃蟹博物館」參觀,看到一些在龜山島海底溫泉的「溫泉螃蟹」,個子小小的,顏色淺褐。後來才知道原來龜山島海域是世界級的螃蟹研究地點,因為這兒溫熱帶的螃蟹都有,吸引來自世界各國的螃蟹學者到此研究。

繞島一周,看到好似被火紋身的「龜巖巉壁」、遍佈鵝卵石的「龜卵觀奇」、像眼鏡的「海蝕洞」……一個個都是令人驚艷的景點,繞島一周,是一趟豐富的生態之旅。登島則又是別有一番風味。

 

登島

二年前參加文化局舉辦的「文定龜山島」活動,在島上玩了一天又住了一夜,令我回味無窮。

那一次活動是在九月中旬舉行,初秋的天氣仍然十分炎熱。登島之前,我們先去龜山島民遷村到頭城後的「龜山里」,參加他們舉辦的「大海心.龜山情」活動,看到他們從龜山島集體遷村到頭城後,在另一片土地生活,卻仍心繫龜山島,每年舉辦一次活動返鄉尋根,而他們也把在龜山島上保佑他們的媽祖請到龜山里新建的「拱蘭宮」內奉祀。

登島後,大夥兒在龜山島上漫遊,團員中有自然作家劉克襄老師,看到一群在枝頭跳躍的小鳥,劉老師說,那就是「青笛仔」,什麼「青笛仔」?就是「綠繡眼」。又有一位「龜山島主」陳俊仁館長,聽說龜山島所有的土地在清代的時候是他們家族的,後來被日本人強佔了。歷史專家徐惠隆老師則特別關注四○一高地石階步道旁,一座立於一八五八年的清代墓碑透露的訊息。曾經在龜山島上唯一的小學教書的吳志普老師,三十七年後重遊舊地,懷想在龜山島上那與世無爭的歲月。那一次旅行像一次文藝界的大拜拜,在龜山島兩天一夜的旅行非常「澎湃」。

龜山島面積不大,但景點卻不少,有當初居民民生用水的「冷泉」、拱蘭宮(現改為「普陀巖」,奉祀觀音菩蕯)站立在龍身上的「觀音亭」、龜尾湖、軍事雕堡、觀景亭、四○一高地等,我們第一天在島上各景點遊走,第二天上午則登四○一高地。這一次的文學旅行,後來集結成《在這裡,在那裡-大家來寫龜山島》一書。

而最令我回味的當是第一天黃昏時,大夥兒躺在龜尾的鵝卵石海灘上目送夕陽、迎接夜幕,然後是滿天的星斗和遠方頭城海岸明滅的燈火。好久沒有這種遠離塵囂的時光,沒有外務干擾,沒有電視沒有網路,除了吃飯,其餘時間都無所事事,於是三三兩兩,在鵝卵石堆上、海堤上或坐或臥,相互依靠著談心事、唱老歌,也有人喜歡遠離人群品味孤獨。

那一夜,我們在龜山島,感覺星星離我們好近,感覺頭城海岸線的燈光在向我們眨眼睛,感覺海浪潮汐在奏著戀歌,感覺龜山島浪漫的夜,感覺貼近蘭陽母親的心跳。

 

關於龜山島,每一個宜蘭人都有他專屬的回憶。最近宜蘭縣史館舉辦「宜蘭第一」的網路票選活動,結果「龜山島」被網友們票選為「宜蘭第一地」的第一名。

龜山島不只是在太平洋上、在宜蘭外海的一座島,而是富涵人文意義象徵的一座島嶼,是宜蘭的地標,也是宜蘭人共同的記憶。「龜山朝日」不只是蘭陽八景之一,更是宜蘭的圖騰。大小兩座山形和一輪朝日,深深刻印在每個蘭陽子民的心裡。

屬於我的龜山島回憶裡,有和恩師、師母同行賞鯨、和文友們「文定龜山島」。在岸的這一邊凝望太平洋,心中的龜山島影像越來越鮮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lc01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