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結  溪南的第一個聚落

宜蘭兩面山一面海的三角地形,蘭陽溪貫穿中間,也劃過蘭陽平原,於是宜蘭就順理成章被分為溪南、溪北。從蘭陽大橋跨越溪南的第一個聚落就是二結。

那是個遙遠的年代了,83歲的「二結庄生活文化館」志工林添源老先生娓娓道起。

他說,在蘭陽大橋還沒興建時,二結是溪南溪北交通要道,往昔非常熱鬧;王公廟大廟埕外的西河街盡頭過馬路就是羅東運動公園堤防,現在插著一支黑令旗,日治時期那裡是渡頭,船隻擺渡來來往往,還有一座單行道吊橋可以通宜蘭。林老先生八歲時曾和阿公一起搭8人座的日本巴士去宜蘭買年貨,也去宜蘭看過放水燈。

    據說,自古以來南來北往的人們,渡溪來到溪南,沿著古道(西河街)走來,自然會向岸邊的古公三王廟上香,感謝庇佑平安,同時也祈請神明能庇佑全家平安或生意興隆,即至返回時又得經過王公廟,自然再禮謝一番。
   
王公廟佔地利之便自然香火鼎盛,居民也相對的聚集過來,於是舊店仔街、新店仔街、糖廠、紙廠、學校等等一一林立,民初年間,二結一片富庶繁華。至於
蘭陽大橋的興建,已是日治昭和10年(1935)的事了。

 

細說王公廟  二結人是王公的子民,王公是他們的守護神

         王公廟正名「鎮安廟」,供奉三位王公,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

相傳南宋時代三位福建籍大將柳信、葉誠、英勇,各領義軍幫宋朝攻打元兵,並結拜為兄弟。不幸敗戰後,三人深居山中,也與鄉民建立起深厚感情,保護鄉民人畜安全,後來元滅宋朝,三將也壯烈犧牲,鄉民感念三將生前的英勇事蹟,於是在墓前蓋了一座小廟,供奉三將塑像,尊稱「三王公」;據傳大王公柳信善長醫術、二王公葉誠精於地理風水、三王公英勇善於伏魔捉妖。

乾隆51年(西元1786年)福建先民廖地移墾台灣時,先奉迎老三王公神像為守護神,他落腳二結後,以簡單草廬供奉老三王公,之後再迎大、二王公前來供奉,期間曾以土埆改建供奉,最後於民國18年由噶瑪蘭第二代匠師陳銀生領軍參與完成了這間「舊廟」,至今已二百餘年了。

說到王公的神威,林老先生指著正殿前高懸的匾額說了個小故事:

日治時期,郡守(類似現在的縣長)的女兒生了怪病,醫生無法解釋是什麼病,怎麼醫都醫不好,郡守情急只好問台灣人怎麼辦?結果有人告訴他說可以請老三王公醫看看(早年醫學不發達,很多人生病都找王公抓藥方,日本警察認為那是迷信,常加以取締),郡守為了女兒的命姑且一信,真的去請老三王公幫忙,沒想到精通法術的三王公神威顯赫,真的把那女孩的病醫好了,於是郡守致贈一塊匾額給廟方。

故事說完林老先生要我們讀出匾額上頭四個大字——「收伏群魔 」。他說那塊匾額就是郡守送的。

    二結王公廟流傳不少神蹟故事,廟方把故事印成4張圖文並茂的繪本,將在出巡時發送,其中的「日本警察與王公的故事」,最為地方耆老津津樂道。根據二結王公廟史記載,1920年某天,有人請王公到蘇澳鎮為人治病,日警發現後,把神尊囚禁在蘇澳車站派出所,據說後來神明顯靈,附身於神轎衝進二結派出所,寫下「弟是王公,請釋放」,日警嚇壞了,趕緊通知蘇澳同僚放回王公神尊。

當地居民何先生也說,過去村子裡的居民有疑難病症或居家不安寧等,都會請王公前來坐鎮,現在醫學發達,上醫院看病有健保很方便,不過王公還是保佑庄頭人的平安。

農曆十一月十五日就是老三王公的生日,俗稱「王公生」,當天祝壽儀式中之一的「過火」是全省規模最盛大的民俗活動,當信徒抬著神轎或抱著神尊衝過兩萬多斤的炭火時,不但躍姿優美並毫髮無傷,每年總吸引無數的民眾前來觀賞參拜。

走了兩趟王公廟,不是農曆初一、十五的日子,大榕樹旁三古王公的臨時行宮不時有民眾前來上香,二結人是王公的子民,王公是他們的守護神,王公廟早已深深得烙印在二結人的心中。

 

二結庄生活文化館  保留歷史建築  凝聚居民社區意識

「二結庄生活文化館」設於王公廟的舊廟體。

民國86928日早上,二結王公廟的廣場,一千多名來自社區五大庄的村民,編成12隊,分別以約100公尺長,10公分左右粗的麻繩,綁在王公廟基礎鋼樑,大家齊心合力,一寸一寸的將古廟往前移動至現址;舊址則由日本「象集團」規畫、設計、執行新廟建築。

舊廟中殿維持原有格局,平日開放給社區居民使用,或看報紙或下棋或聊天;生活館中駐有文化志工,由社區居民組成,我和W造訪的這一天,志工就是林添源老先生,他83歲,一件汗衫,並且打赤腳,一臉笑容,像鄰家阿公般慈祥親切,他特別秀出志公證讓我們看,接著詳述正殿天花板中脊桁、其他桁條的材質及來源,也領著我們欣賞懸鐘掛鼓,樑枋上的鰲魚、獅子、象座等精緻雕作。

正殿兩側陳設了許多過去王公廟的歷史文物,有鸞筆、刺球、鯊魚劍等,最特別的是一對約60公分30斤重的筊杯,林老先生說擲過這杯,當初擲杯時,地上還放了毛毯,以免摔破筊杯。偏殿擺了十幾部電腦,供社區居民上課使用。至於殿外石柱上的對聯,則是蘭陽大書法家康灩泉的傑作。

對大二結地區的居民來說,過去舉凡出外遠行、當兵、生病一定會到廟裡上香祈求平安,因此與老廟已建立起深厚的情感,這座具藝術價值的老廟,過去曾是村民的心靈寄託,如今不僅保留了歷史建築,還賦予生活文化空間的意涵,也更凝聚了居民的社區意識。

 

二結圳  二結人數不完、說不盡的集體記憶

跟舊廟的陳老先生告別之後,已近午時分了,我和W出廟埕沿著二結圳(學進路)轉往二結穀倉。

因為二結圳,一首時間之外的弦子自記憶深處一路彈撥;童年時光也有一條波光粼粼的水圳,只是滄海桑田,物換星移,水圳早已覆上溝蓋,成了一條擁擠不堪小路了……。

二結圳堤岸有大型垂柳、七里香、野薑花、原生水燭、台灣欒樹、鐵韭菜等觀賞植物;枕木步道、鐵軌、跳格子和搶國寶的童玩圖案則是步道面的設計;水泥護欄,有小朋友們畫的農田景觀、水鳥、火車等等,色彩鮮豔,造型非常可愛,二結圳每一段人行步道分別有不同的主題呈現

水圳全長約五公里,流經舊店仔街、學校、廣場、車站……,一路蜿蜒,流過整個大二結社區,也流過一百八十幾年的悠悠歲月。當地居民陳先生說,早期的二結圳水源清澈,除農田灌溉用,也提供是兩岸居民飲水,婦女在那兒洗衣、談心,自己也曾蹲在溝邊洗過學校制服,水牛伏在水裡泡水、小孩釣魚、撈蝦、摸蜆、游泳,甚至居民年老壽終,也是去圳溝「請水」(入殮前一項民間習俗)。陳先生侃侃談及伴他成長的二結圳時,臉上蕩漾出無限真情。

隨著農業的式微,台灣許多讓大人小孩充滿回憶的水圳,已被填埋或加蓋,人們也日漸遺忘生命中曾經潺潺流過的一條圳溝。二結圳帶給村民數不完、說不盡的集體記憶,一代又一代。

這一路,我童年記憶中的那條水圳也鮮明地活了過來!

 

二結穀倉  一種唯有時間才能調配出的色溫

         穿過台九省道(五結鄉橋頭),繼續沿著水圳走,過平交道左轉約五百公尺,那棟神貌古樸的建築物就是二結穀倉了。穀倉緊鄰二結車站,日治時期,徵收的稻穀,經過碾米工場的精製後,就由二結火車站轉運到台北各地,或經基隆港輸往日本或南洋,據當地年長者說,當時穀倉、車站附近都很熱鬧,像個小市集。

去年朋友帶我參觀二結穀倉之前,暗揣只是退下舞台,多抹了幾筆歲月的妝痕罷了,不會有多大的觀看價值。還好,幾分好奇的驅使,在初見的那一剎,即被那典雅的外型及唯有時間才能調配出的色溫給懾住了。或許一路上W也曾浮出我當時那不屑一顧想法吧!

      穀倉已列入古蹟保護,約三層樓高,是昭和時代的建築物,屋頂純日式風格,大廳拱窗作工繁複精美,又偏歐風,造型融合東、西洋建築特色;不過也有一說,「從正面形式來看,仿自西洋巴西理卡式建築(有列柱和迴廊的羅馬式建築風格)」。目前穀倉委由大二結文教基金會管理,未來將整建活化成「大二結稻農文化館」。

穀倉內部原有事務所、倉槽、碾米工廠,現在分別改為主題餐廳、展示場、農具實體展示區,餐廳供應輕食、飲料,米食則採用五結鄉出產的五農米。W就地享用相當平價的社區風味餐之後,二結稻農文化館的楊震宇先生向我們詳述了稻穀進倉流程,隨即帶領我們上樓參觀。

步上樓梯,左右各五個10深的儲穀槽。楊先生仔細說明了稻穀進倉程序之後,特別強調為避免陽光直射稻穀、也要求通風、防潮,屋頂採太子樓(閣樓)構造,牆面設置通風口,地板下適當騰空等等,以確保稻榖品質。

下樓看過貫通三層樓之木造碾米機之後,楊先生又詳說了穀倉的作業流程,並提及日治時期及國民政府之後對農民稻穀不同的收購政策,由此,我無法不思及上一代偷藏米被查,還有那餐餐地瓜飯的艱苦日子。

穀倉外牆如殷墟文字般的裂痕再度攫住我的目光。楊先生見我沈思,說那是古蹟,裂紋會保留,不會拿水泥修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lc01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