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散步,不分季節、晴雨,因為它是一種生活態度。」

這是寫在書封面上的字。

這次要寫的《宜蘭文化旅遊》最初參考的十多本書裡,這一本最受到肯定。

文字、照片、編輯的質感都很令人喜愛。

從開始計畫要寫「宜蘭文化旅遊」開始,就一直想著怎樣把這本書寫得既有文學性,又有可讀性。

 

這本由時周文化出版,由劉克襄等十多人合寫的老街旅遊,提供了許多想像的可能。

計畫中的「宜蘭文化旅遊」這本書,跟現有關於宜蘭旅遊、風景、導覽、文化介紹的書到底會有什麼不同呢 ?

在網路充斥各種資訊、部落格擠滿旅遊、美食照片、文字等資訊泛濫成災的現況下,這樣一本書到底要提供什麼樣的「差異性」和「辨識度」?

「博物館」和「社區文化」將是這本書最重要的兩個特色,此外,能夠和文化掛上邊的「古蹟」、「美食」也都不會缺席,那麼風景區要不要呢?「步道」呢?文學呢?藝術呢?

於是如何選取內容成了「思考」的主軸,除了開了兩次會,討論內容資料、旅遊路線規畫外,這本書啟發了很多切入點和資料的處理方式。

一、萬華依舊是艋舺

在劉克襄所寫的這一篇裡,我看到最前面有一個「歷史光譜」的萬華大事紀。三言兩語勾勒出萬華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在文章的架構上,劉克襄是用三條主要街道作串連,從北的「廣州街」到中間的「三水街」,然後是最南的「和平西路」。介紹的內容,除了佔一半篇幅的美食小吃外,還有具歷史風味的青草店、菜市場、二手書店、雜糧行,我想在選擇書寫的對象時,作者一定費心思考、篩選,最後才決定這些「點」。

這讓我想到或許在介紹像羅東、頭城這種人口和商店集中型的小鎮時,用街道串連,也許可以一試。

而這篇文章也讓我體會到介紹的對象,其實是以作者的感受作為出發點的,因為不可能包山包海,只能就自己有感受的對象加以書寫,這樣就可以融入作者的感受。

二、遙望上海、念舊的衡陽路

在台北讀大學時,同學們常常說,我們到衡陽路去吃牛肉麵,但我對那兒的牛肉麵沒什麼印象,只記得好像常和同學去吃一家有白醋香氣的「乾麵」。

這次讀這一篇文章,明星咖啡館、中山堂,這兩個大學時期熟悉的地點拉近了我與台北的距離,原來這些當年熟悉的地方是這麼的大大有名。記得常和同學們去明星咖啡館坐坐,有時喝咖啡,有時喝酸酸甜甜的蕃茄汁,還記得我那時也很喜歡喝冰淇淋蘇打,和同學們超愛談一些作家和他們的書,好像自己非常了解文學世界,而立志當作家、寫出了不得的作品,常常說得躊躇滿志,當然有時也會談一些八卦新聞。記得那時候我們都是直接上二樓,而鼻子聞到最多的卻是樓下的麵包香味。

中山堂則是去看雲門的表演和聽音樂會的地方,記得那時候「音樂與音響」雜誌非常流行,我們就這樣被教養,崇拜張繼高先生,附庸風雅的追逐一場又一場的音樂會和舞蹈表演。

除了這兩個點之外,這一篇文章最主要是把衡陽路和上海作一個比擬,好像當年那些飄洋過海到台灣來的上海人,把他們的「上海」生活圈移植到衡陽路上,吃的是上海餐館、采芝齋的點心,穿的是上海布商賣的布。

我好喜歡作者在寫「隆記菜飯」的結尾時寫道:「櫃台裡放了許多頭盤菜,老客人會在熱菜上來前點幾盤嘗鮮;而廚房裡鍋鑊正忙碌著,為客人用食物緬懷一個已然遠去的年代。」

這篇文章,最讓我的喜歡的除了濃濃的懷舊風味外,在接近尾聲時插入全頁「二二八紀念公園」照片,我覺得好有創意,也好漂亮。因為文字上並沒有針對這個公園有任何著墨,但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同樣的思維也應用在ending的「城隍廟」照片。一張古色古色的廟宇照片增添許多老街的懷古風味。

這種處理方式很適合應用在羅東運動公園、林業文化園區、頭城老街,這些風景美美的地方。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lc01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